近期,越来越多的网红达人开始“种草”特医食品,营造出特医食品比药品、保健品更安全,效果也不差的错觉。其实特医食品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是专门提供给有特殊需要的消费者的。
什么是特医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特医食品的分类
根据不同临床需求和适用人群分为3类,即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全营养配方食品是指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按照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营养素的需求量不同分为两类。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是指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能够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两类。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是指可满足目标人群部分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适用于作为单一营养来源。
特医食品和保健品的区别
一是食用目的不同。
特医食品以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为目的,为了满足特定人群对于营养素和膳食的需求,可以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而保健食品以调节机体功能为目的,具有保健功能而非提供营养成分。
二是目标人群不同。
由于两类特殊食品具有不同的食用目的,因此所针对的目标人群具有较大差别。特医食品适用于有特殊医学状况、对营养素有特别需求的人群,其形态更接近于普通食品,充分考虑了饮食和使用的依从性。保健食品根据原料和保健功能的不同具有特定的适宜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中老年人、需要补充维生素的人群等,这类人群能够正常进食,故保健食品多为小剂量浓缩形态,不提供额外的能量。
三是产品配方不同。
基于不同的食用目的和目标人群,两类特殊食品均应当严格按照标准和法规进行产品配方设计。特医食品应当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且对各营养素的含量有严格要求,用以满足目标人群全部或部分的营养需求。保健食品原料原则上不提供热量,原料种类较多,可以基于我国传统中医保健理论设计,结合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对保健食品的需求进行研究。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特医食品产业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发展迅猛,由2016年的25.9亿元攀升至2020年的77.2亿元。
为了规范市场,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公布了特医食品“小蓝花”标识样式,规定特医食品最小销售包装应标注特医食品专属标识,消费者将能够从标签标识上更清晰、更直观地鉴别特医食品。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