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着了魔”式的选购保健品,是子女失责,还是“药有魔力”?
许多“年轻”总结老一辈的一些“迷之行为”,泛滥式购买保健品往往站稳了前三的位置。
不少老一辈都认为保健品能获得健康,再加上流传千年的“食补文化”;
再者受深入骨髓的“吃咸鱼,吃剩菜”理念,总不愿意把钱花在生活上、饮食上,却愿意把钱花在保健品上,并且一买就是一大堆。
导致最后保健品没吃完,人就“中道崩殂”了。
去年曾有“8旬老人去世留下14万保健品”的真实故事。
2020年11月19日,江苏淮安某住处,老人子女仍沉浸在老人离去的悲痛中,在收拾老人遗物的时候,竟发现老人房间某处角落放有一大堆保健品!
好不容易才把它们全部搜刮出来,结果一核查吓一跳,这些保健品总价至少有14万,一些模糊或丢失的收据已经找不到了。而且保健品大军中有一大半竟没有拆封,还有一小部分已经过期!
然而,更令老人子女惊讶的是,这些保健产品还有一些瘦身、提拉面膜。
(难道老人也赶上时髦了吗?)
不是这样,让老人掏空腰包的,是骗子手段的“出神入化”!
用一句话概括我国保健品市场,那可能就是“保健品广告“琳琅满目”,但实际品质可能良莠不齐”。
曾有统计,2016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消费突破2000亿,老年人群体的“功劳”就占到一半。
骗子往往喜欢用这些“伎俩”,老人可要睁大眼睛了!
1.吹牛
他们(骗子们)会召开讲座,邀请一些雇来的“专家”,提升自己产品的权威度,然后“腰不酸腿不软,浑身上下都有劲”就渐渐冒出来了。
2.哄骗
吹完保健品的功效,保健品推销商会把讲座转换成“善堂”,试图给老人“甜头”,送老人锅碗瓢盆、食盐雨伞等东西,采取“小恩小惠”的方式让老人逐步上钩。
3.吓唬
最后讲座没结束,专家便又强调常见慢性病的危害,试图以夸大化的语言刺激老人心理,灌输类似“想保命就买药”的思想。
一些久经疾病打磨的老人,就会忍不住开始疯狂购买了。
当然,骗子的手段还有很多,例如:限时打折,打亲情牌,邀请老人旅游等。不过反思一下,能让老人轻易“入瓮”,还得怪怪子女。
子女的责任,就是不断灌输老人“保健品≠药品”的概念。不过多少子女因常年工作原因,无法经常陪伴老人,因此才导致老人“疯狂输出”。
友情提醒:这两类保健品,部分骗子最爱推销
燕窝
燕窝是一种昂贵的补品,它是金丝燕的巢穴,燕子的唾液,其次还可能混有海鱼、藻类、羽绒、粪便、树枝等。
商家会不遗余力的把燕窝功效夸大,例如:美容养颜、滋补身体。
但劝消费者,还是别信太多,燕窝中含高蛋白质,但氨基酸含量有限,而且燕窝中,也并非全部氨基酸都是人体所需的,性价比或不如鸡蛋。
金丝燕的巢穴在悬崖峭壁上,是很难得的,谨防受骗买到假品。
药酒
药酒在国内常见,是传统补品。但药酒的炮制工艺大有讲究,一些中药材炮制不到位,可能含有毒性,况且药酒炮制要符合卫生标准。
我们也耳闻目睹过前几年“某某药酒”的夸大式广告宣传,该厂最后被调查......但无论药酒品质是否属于佳品,久饮药酒终究对人体不利,会影响肝肾的代谢功能。
当然,不是说所有保健品都是假货,看完上述骗子的“推销伎俩”,相信保健品是真是假,你应该能一眼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