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有商家借机对保健品打“疫情牌”,明示或暗示所经营的产品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防护功效。对此,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提醒,严禁借防控疫情之名,对保健品进行虚假宣传或者夸大宣传,不得明示或暗示所经营的保健品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防护功效。此前,北京、天津、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10多个省市,也都强化了对保健品的监管,提醒民众谨防类似宣传。(3月12日《南方都市报》)
疫情来临,有感人的逆行背影,也有烦人的不法商家。这不,在人们的恐惧之下,卖保健品的又兴风作浪了。有商家借机对保健品打“疫情牌”,明示或暗示所经营的产品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防护功效。有的保健品夸大其词的在网络上做广告,有的保健品在朋友圈里像幽灵一样游逛,有的卖保健品的把电话打到了家里。
据媒体报道说,一些打着“疫情牌”的保健品销售还不错,赚了个钵满盆盈。尽管说,有关部门发现了这个苗头之后,也发布了消费提醒。问题在于,只是依靠消费提醒,就真能唤醒“沉睡的消费者”?或者说,能唤醒多少“沉睡的消费者”?更应该知道的是,一些销售保健品的人,还是“装睡的骗子”,你发布消费提醒之后,他们还有另外办法,对于“广撒网”的保健品,还总是会有收获的。
固然,“吃不死人的保健品”,或许危害并不大,只是让消费者“花钱买个心安”而已,只是让消费者“花钱安慰心理”而已,不过即便一点健康危害都没有,我们也不能漠视保健品在疫情期间的浑水摸鱼行为。如今,保健品在“疫情水”里是快乐的畅游,这种现象何以发生?
追问之一:网络平台该当何责?不少保健品是在网络平台销售的,声称具有防疫作用也罢,暗示具有防疫效果也罢,总之都是虚假的,都是不科学的,这样的销售行为,网络平台为何不叫停?
追问之二:朋友圈里何以传播?应该说,在朋友圈销售保健品是一个管理的漏洞。但是,朋友圈里的保健品何尝不是举报线索?有关部门应该学会适应网络时代,学会在朋友圈发现假冒伪劣商品,而不是坐等举报。帮助转发此类保健品信息的人是不是也该处罚?
追问之三:为何还是不长记性?这次的新冠病毒,专家们都说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品,更没有预防的药品。而保健品就更不可能起到预防新冠病毒的作用了,多少科学家还没有研究出来,卖保健品的人是神仙?可恨的是骗子,而更可恨的还有我们自己的愚昧无知。
保健品疫情期间“浑水摸鱼”,“监管的网”也别闲着,该撒网的撒网,该收网的收网,别只是发布消费提醒。